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火炬动态
专家学者纵论青年与科技创业
  昨天上午,第四届中国青年创业论坛在扬州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专家学者围绕“科技创业中的青年使命”这一主题,交流学术观点,传播创业信息,探索发展趋势。同时热情鼓励青年朋友们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实践,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专家学者精彩的演讲博得与会者阵阵掌声。以下摘要发表四位专家学者的演讲。  科技创业期待青年力量的发挥和爆发  主讲人:徐绍川(团中央青工部部长)  科技创业是现代发展的主旋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科技创业正在成为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我国正通过科技创业,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资源节约型向创新型转变,力求从科技创业中寻求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努力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科技创业为基础的创业型经济,已经成为经济生活的主流,也越来越受到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严峻挑战。  科技创业是获取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现代科技的每一次创新发展都带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创造出经济发展新的战略机遇期。与我国所不同的是,美国、欧洲等20多个主要发达国家,把科技创业作为基本的发展战略。以美国为例,95%以上的财富大都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通过科技创业创造的。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每年科技创业的风险投资仅为5000万美元—1亿美元。而现在已经上升到每年120亿美元,增加了120倍。依靠科技创业获取竞争优势,正在成为各国的战略选择。   科技创业是时代赋予青年的神圣使命。当今时代为青年科技创业搭建了广阔的舞台。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以9.0%左右的发展速度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也得益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与之相适应,以资金、劳动力等物质投入为主导的第二次创业成就了中国创造的发展成就,实现由传统创业模式向现代创业模式的转变,由物质资本为基础的创业向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创业转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求,也昭示着科技创业发展新阶段的到来。  创业是一种过程和体验,更是考验和挑战  主讲人:侯喜林(现任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获连云港市百名教授科教兴村小康工程科技贡献特等奖。“不结球白菜优异种质创新方法及其应用”成果,去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曾任江苏省东海县人民政府科技副县长。)  当前,大学生的创业环境不算太好。上海每年都举办创业大赛,训练大家的创业精神,培养大家的创业技能。现在,参赛人数逐年增多,创业质量也越来越高。创业大赛的现实意义在于培养创业理念,为此,上海市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从市财政拨款1.5亿元,每年5000万元,分成“种子基金”和“创业基金”,专供起步型和经验型创业者创业。此外,上海还有各类中介机构、孵化器、产业链和政策组成的综合、立体式的支撑体系,为青年创业提供专业的低成本的服务。  创业是一种过程和体验,是对创业者的考验和挑战。创业也是一种选择和使命,将推动社会永远发展和进步。创业、创新是一条不归路,一旦你踏上以后,将伴随你终生。与青年朋友谈创业,我想讲几个关键词。   一是继承与创业。农业、工业及各种社会科学,好的东西都要继承。像我们搞农业的,继承老一辈好的种子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探索,用新的创业意识为社会创造出经济效益。  二是实践与创业。创业必须实践。你要知道梨的滋味,就得自己去亲自尝一尝。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才知道市场在哪里、市场需要什么。  三是和谐与创业。创建和谐社会、创造和谐环境要有团队精神。一切以“我”为中心,不会进步。要创业就要有和谐的环境,要靠自己去创造。  四是开拓与创业。不能把原来的东西全部继承下来,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要不断开拓,超越前人。只有超越式的创业,才能获得更大的创业自信。   创新,企业的生存之道  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技术创新是全球发展的主战略。英国一份杂志对全球1000家企业的研发和投入做过一个统计,结果发现其中有424家美国企业投入量巨大,达到1673亿美元,占全球研发总投入的38%。日本、德国、法国、韩国紧随其后。我国企业研发资金投入与以往比有较大进步,但所占全球比重仍非常低。人们常说,评价一家企业是不是创新企业或者高科技企业,只要看看它的投入强度便知晓了,就是这个道理。  创新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投入和实践。在创新这场世界性竞争当中?熏我们的危机感越来越强烈。全球都在进行创新,跨国公司已经把竞争的战火烧到我们面前,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必须应战、必须创新。  美国之所以堪称世界经济老大,硅谷那里有一片创业的土壤,每年都有上千家的创新企业在那里诞生,其中很多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科技公司。创业文化在欧洲也正慢慢地兴起,大学研究机构都成为企业良好的合作伙伴。同时,创新企业也推动了亚洲经济的发展,尤其在新加坡、韩国和中国的台湾、香港都产生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  创业要选择一个好的创业方向。一个新兴企业的发展固然要有很好的创业技术、创业团队和发展战略。市场是看不到的手,选择什么市场,必须审慎地客观地进行分析。集成电路是一个非常好的创业范畴。现在,电子生产企业对技术芯片有很大需求,所以做集成电路设计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创业方向。此外,体现传统企业和现代技术融合的多媒体公司和生物医药也是前景非常广阔的行业。  25岁到35岁是最佳创业时期  主讲人:梁桂(现任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兼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主任,理学博士,研究员。1994年进入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1年度美国艾森卡尔多国项目学者,被授予15届道格拉斯奖。曾任上海市浦东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浦东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在2005年的全球中小企业网络年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65%的专利、80%的新产品以及75%的创新,基本上是小企业的中青年骨干完成的。创业者必定是高学历者,美国各个大学都在设立创业学的课程。我们国家53个高新区,1/3企业是由青年创立的。分析来看,25岁到35岁是国际公认的最佳创业时期。青年是创业的最好时期。  现在来看,创业主体在青年,希望在青年。1987年,党中央、国务院推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主导计划。在火炬计划17年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53个高新区,其中青年人主导高新企业的占到74%左右。在青年创业的巨大浪潮中,全国相继催生了570家高新企业创业服务中心、130家国家级孵化器、1000多家生产力中心、30多家大学科技园、1000多家技术交易市场。此外,还出现一大批特色产业基地,包括32家软件园。
相关链接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
地方链接: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5034026号-9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院    邮编:100036 联系电话:010-68209024 传真:010-6820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