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2025中关村论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发展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际科技园与创新区域协会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等单位承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出席并致辞。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国家高新区坚持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先行先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中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关村作为我国第一家国家高新区,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重点抓好五个“着力”:着力提升原创策源能力、着力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着力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着力集聚全球高水平人才、着力营造国际化创新生态。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中关村加快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辛国斌指出,科技园区是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领力量,应共同为全球经济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就科技园区发展,提出共促全球科技产业合作、共塑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共筑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三点建议。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表示,高科技园区在国家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北京市瞄准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建设目标,深入实施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24条措施,扎实推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下一步,北京市将加快推进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加快布局新领域、启航新赛道,营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生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为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和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作贡献。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高新区发展处处长周力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要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为核心主线。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推动国家高新区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创新发展,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走在前、作示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高新”力量。
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启动国家高新区新赛道培育行动,通过新赛道“开放式发现一常态化选拔一精准性培育”机制,打造一批重点新赛道,为国家高新区建成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新质生产力引领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重要支撑,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新路径新模式。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发布国家高新区与世界产业科技创新资源互融互促的倡议,引导国家高新区主动集聚全球产业科技创新资源,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合作,为推进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国家高新区坚持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先行先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中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关村作为我国第一家国家高新区,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重点抓好五个“着力”:着力提升原创策源能力、着力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着力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着力集聚全球高水平人才、着力营造国际化创新生态。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中关村加快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辛国斌指出,科技园区是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领力量,应共同为全球经济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就科技园区发展,提出共促全球科技产业合作、共塑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共筑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三点建议。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表示,高科技园区在国家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北京市瞄准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建设目标,深入实施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24条措施,扎实推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下一步,北京市将加快推进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加快布局新领域、启航新赛道,营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生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为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和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作贡献。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高新区发展处处长周力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要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为核心主线。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推动国家高新区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创新发展,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走在前、作示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高新”力量。
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启动国家高新区新赛道培育行动,通过新赛道“开放式发现一常态化选拔一精准性培育”机制,打造一批重点新赛道,为国家高新区建成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新质生产力引领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重要支撑,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新路径新模式。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发布国家高新区与世界产业科技创新资源互融互促的倡议,引导国家高新区主动集聚全球产业科技创新资源,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合作,为推进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部属单位、部属高校,北京市各区、各相关部门,部分省级国家高新区主管部门,部分国家高新区管委会负责同志,部分国际科技园区代表800余人参加论坛。